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

我的 MOW3 No.2 – Belden starquad audio ( 搬家文 move from yahoo blog , Day 4 )

MOW3二號,Belden starquad audio完成了,身長75 cm,著裝後腰圍約 6.0 mm(一號 mini 的著裝後腰圍約 4.12 mm)。一號著裝輕鬆,二號緊身。


材料準備線、頭、熱縮套、隔離網。

隔離網套上時有被撐開,一號 mini 則剛剛好穿入,沒有明顯撐開的感覺。

因此要長一點的隔離網,這次比線身約多出10公分準備。

把東西先串好,免得焊上了才發現東西漏放了,筆者常幹這種事,欲哭無淚!這時發現橡皮筋的好處,不怕過程中上面的東西從另一端偷跑。

照例先脫衣檢視了,四色線以外,比一號 mini 多了些行頭。棉線和四股線緊密絞繞,外加一層棉紙,讓 cable 裡的線更加穩固,在彎曲移動時避免導線鬆動,形成線間電容,產生操作噪音或麥克風效應。

26awg40awg製程)高傳導純銅導體,兩股合一後變身為23awg,配上那根 drain wire 用在DinXLRTRS會方便許多。

二號 starquad audio 比較粗,選用 Switchcraft 長筒搭配剛剛好,速配指數 99(與 mini 配短筒一樣,絕配)。 套筒選用有絕緣噴塗的黑色,而且刻意選有部份噴塗較厚的,原本擔心噴塗較厚的地方降低顆粒深度,會不會影響止滑效果?  結果一點都不會,噴塗較厚反而絕緣效果更讓人放心,此款「黑 白郎 君」現在已與短筒並列為版主的最愛 RCA 頭了。想到先前還嫌噴塗不均,冠以「鐘樓怪頭」之名,真是誤殺忠良,罪過!罪過!

套上隔離網 ,黃色熱縮套管隱約可見,留長了點 ,讓隔離網看起來鼓鼓的,其他三頭就稍微調整了。看看套筒尾端出口處,大小粗細是不是匹配得蠻好的?真的速配。 做到此很想打住的感覺又來了,筆者超喜歡這樣簡單的樣子,不過看不到線身的字要怎麼分辨方向(難解ㄋㄟ~)?還是跟 mini 一樣作法吧。成品如下圖,看官評評,是不是素樸款比較耐看?

另一條換一下口味,用了藍色。新人相偕露面,來向大家請安了。附帶一提,這兩對線上機後,讓我對隔離網的應用有一點認識,在機器背後能協助線身「支撐」、防塵與摩擦,不失為線身的好搭檔。Techflex cleancut更是好用,一掃以往被喇叭線隔離網整倒的困窘陰霾。

MOW3 No.2原本是要放 pre–power 之間,不過想與 mini 對照一下,就暫時先放在 tuner–pre 上工作。直接聽覺得 tuner 勝過 CDCD player 太爛?!),不過音源不同,樂曲不一樣,筆者也沒在同一台機器拔插對換,或以左右一邊一條,monobalance 左右轉交叉比較 總而言之毫無客觀性可言,無法說誰比誰好。   倒是有一個共通性:就是都很好聽,剛好今天的 99.7 有播放吉他協奏曲,人聲配薩克斯風,空氣感十足,疙瘩有起來喔!
 
以後會不會做客觀分析? 我想可能不會,如開版時所言,筆者以常時聆聽為主,尋求能力所及,高 CP 值的產品或搭配。 所以僅能以過往聆聽經驗 ,主觀的去感受 ,聽感的水平有一定的累積 ,不過客觀分析則力有未逮,也就不好野人獻曝咯。
 

我的 MOW3 二號fu如何? 歐福寇爾斯 happy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