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

耳朵 ( 搬家文 move from yahoo blog , Day 7 )

(本篇圖文資料取材自 Hyperphysics Sensitivity of Human Ear 等文)

人耳的靈敏度   Sensitivity of Human Ear
人的耳朵可以察覺空氣中微小的壓力變化,如果這些變化是在可以聽見的頻率範圍,大約 20 Hz – 20 kHz

 

 

這些變化小至大氣壓力的十億分之一,還是有可能被偵測到。聲音被聽見的起始點(I0),所對應的空氣振動規模,大約是原子直徑的十分之一大小。這種了不起的靈敏度,被外耳和中耳的結構,將聲音信號有效放大而更加改善。寬廣的聽覺動態範圍,則歸功於人耳的保護機構,降低對極大聲響的反應。在這範圍的聲音強度,通常以分貝(decibels)來表示。

聽覺動態範圍   Dynamic Range of Hearing
除了優異的靈敏度以外,人耳還可以應付極大範圍的感官刺激。實際的動態範圍可以說成,從聽覺起點 threshold of hearing 到痛苦的起點 threshold of pain):

 

這樣顯著的動態範圍,實在是拜有效的「放大結構」可以延伸到低動態的一端,以及「保護結構」可以延伸到大動態的另一端所賜。

耳朵的前置放大   The preamp of the ear
外耳和中耳的結構,提供了聽覺的優異靈敏度與寬廣的動態範圍。我們可以把它想像成是聽覺過程中,一個前級放大器與一個限制器的組合。

 

外耳 --- 2 倍,耳道的管狀振盪放大,加強 2000 – 5000 Hz 的聲音能量。
鼓膜tympanic membrane --- 橢圓窗口oval window,可以有15 倍的面積放大。
小骨 ossicles--- 聆聽柔和聲音時,可以有 3 倍槓桿放大作用。
外耳(耳廓 pinna)比單純用耳道可以蒐集更多的聲音能量,因此提供了某些範圍的放大作用。表中的數字只是典型的代表不是精確數據。外耳與中耳在最理想的情況下,可以有因數 100 或者 20 分貝的放大功用。

音調解析   Pitch resolution
人耳的音調解析,完全由非常微小的耳蝸 cochlea),和極高解析的音調(pitch = 聲音的頻率)感知,在位置理論 place theory)中有多吻合來負責。

     

這可能需要每 0.002 公分就偵測到一個音調(pitch),在薄膜上如此振動根本是不合常理的。一般人耳可以察覺到 440 Hz 441 Hz 之間的差異,實在很難相信在鼓膜振動中可以達到這樣的解析度。這當中必然有某種尖銳化(sharpening)機制在運作著。

位置理論   Place theory
聽骨(ossicles)與振膜(membrane)結構如圖

 

高頻的聲音在靠近內耳入口(橢圓窗口)的「basilar membrane」選擇性振動,低頻則沿著這個膜(membrane),在造成明顯刺激前,走得更遠一點。 音調(pitch)的決定機制,在於沿著膜上的哪一處,「hair cells 」被引起刺激了。

 

Place theory 圖示如下,拉直後的耳蝸 cochlea),呈現出靈敏的「hair cells」分佈在「organ of Corti」的情形。壓力波藉由馬鐙骨(stirrup)的力量,傳送穿越內耳的液體。

 

位置理論(place theory)是邁向瞭解音調感知的第一步。不過想到人耳極高的音調靈敏度,勢必有額外的尖銳化(sharpening)機制在協助音調解析。

可聽見的聲音   Audible sound
通常我們說 聲音 是指人耳可以察覺的聲音,也就是說,如果不特別分類, 聲音就是指「可聽見的聲音 audible sound)」 給聲音一個合理的定義標準 一個強度(intensity)在聽覺起點 threshold of hearing)以上、頻率在 20 Hz – 20 kHz 之間的壓力波。 因為耳朵被空氣包圍,或者在水中,聲波就只能是一個縱向波(longitudinal waves)。
正常的聲壓與強度範圍,可以被界定為:

 

在氣溫 20°C 時,聲音速度(sound speed)為 344 m /s,聲波波長(wavelengths)則從 0.0172 m 17.2 m

保護機構   Protective mechanisms

 

為了應付持續的龐大聲響,肌肉張力將鼓膜(tympanic membrane)抓的緊緊的,透過肌腱(tendon)連結錘骨(hammer)與砧骨(anvil),將這些小骨(ossicles)的位置調整,以便將馬鐙骨(stirrup)後拉,使得移轉到內耳橢圓窗口(oval window)的力量減少。這對人耳的寬廣動態範圍有相當的貢獻。

 

音調感知尖銳化   Sharpening of Pitch Perception
只有在每一個可區別的音調(pitch),只和一打的「hair cells」,或者 4 組,每一組 3 束的「cells」產生關聯時,才會造就人耳的高解析度。因為很難相信鼓膜的機械振盪如此犀利,所以我們要尋找解析增強的因素。

 


如圖所示,尖銳化機制將「organ of Corti」的反應曲線集中,對應到相關聯的「cells」,形成每 0.002 公分對應到一個個別的音調(pitch)。

沒有留言: